一、適用區域:全省海水、淡水池塘養殖。
二、技術模式:利用池塘面積5%左右建設循環流水槽進行高密度養殖。通過機械造浪造流技術,在整個大池塘里形成環形水流原理,使水流流經水槽,在“跑道”內對水產品進行集中喂養,同時,利用水流將排泄物集中到一個槽內統一處理,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應根據規格、密度和時間確定推水速度。放養前要進行適當訓練,使養殖品種適應養殖環境變化。廢物殘渣收集區中殘餌和魚糞便要及時轉移處理。
三、主要用途:適用于養殖經濟效益好,具有集群的生物習性、抗病能力強和食配合飼料的魚類品種。由于凈化了水質,增加了魚的運動量,可提高魚的品質。
四、推廣情況:主要依托漁業健康養殖示范創建項目實施,推動池塘跑道養魚機械化技術應用。2020年全省計劃創建健康養殖示范縣10個、健康養殖示范場300家,省級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8100萬元。針對污染物的排放與環境自凈能力的平衡、解決淡水養殖尾水凈化處理等問題,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了研發任務,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應用規模: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0多個?。▍^、市)示范應用流水養殖槽2000多條,覆蓋池塘3萬多畝。浙江省已推廣應用流水養殖槽700多條、覆蓋池塘面積6000多畝。
六、經濟社會效益:水槽內養殖密度達到50-150公斤/平方米,在靜水池塘中實現流水養魚的效果,“跑道”魚因品質好,較普通養殖塘產出的魚價格高出1/3以上。實行大塘養水、小塘養魚,養殖尾水進行了凈化處理,因此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以長興縣為例,該縣推廣跑道養魚63條,每年減少污水排放90萬立方米,增加優質水產品780噸,增加漁業產值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