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深松機械化技術是指在不打亂原有土層結構的情況下,利用機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創造虛實并存土壤結構的耕作技術。該技術適用于壤土和粘土類型田塊,同時土壤絕對含水率在 15%~25%的范圍。深松主要作業方式有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兩種。全面深松是用深松機在工作幅寬上全面松土,可做到連片深松,作業后土壤疏松,土層不被破壞,提高滲水、保水能力,抗旱保墑和防澇排堿作用明顯;局部深松則是用桿齒、鑿形鏟進行間隔的局部松土。形成虛實并存的耕層結構,虛部保墑蓄水,實部提墑供水,打破長期耕翻形成的犁底層,有利于雨水滲入和作物的根系發育,改善了土壤的透水透氣性和土壤的團粒結構。首次實施保護性耕作的田塊,應進行全面深松;連續實施保護性耕作的田塊,應進行局部深松。全面深松必須在秋季進行,局部深松可以在秋季或午季播前秸稈處理后再進行,通常2~3年深松一次。深松深度最小值應≥25cm,局部深松行距一般其最大值≤60 cm。此外秸稈還田的田塊進行深松作業前,要求秸稈進行粉碎并均勻覆蓋地表,秸稈切碎長度小于10cm,拋灑均勻度大于90%,留茬高度小于 15 cm,未進行秸稈粉碎的高茬地進行深松作業前需清理秸稈浮草。主要的深松機械化技術路線有以下兩種:1、播前深松:機具準備→深松→耕整地→播種;2、苗期深松:機具準備→深松→施肥→鎮壓。
與近年來基本取代犁耕技術的旋耕整地作業相比,一是耕層深,可打破連續多年形成的堅硬犁底層,有利于雨水的滲入貯存,從而使作物根系吸收更多的養分,促進了作物的根系生長發育,增強了抗旱抗倒伏能力。二是不打亂土壤耕作層,使固液氣比例更為協調,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芽種床或苗床,使得播種部位的土壤比較緊實,以利提墑,促進種子萌動;而覆蓋種子的土層則要求松軟,以利土壤透水透氣,促進種子發芽出苗,即所謂“硬床軟被”。三是減少了對土壤團粒結構和土壤毛細管的破壞,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團粒結構,有利于土壤膠體負離子的形成,從而減少了氧氣的揮發,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