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2u003"><object id="2u003"></object></legend>
<button id="2u003"></button>
  • <sub id="2u003"><table id="2u003"></table></sub>

  • <samp id="2u003"></samp>
    <form id="2u003"><legend id="2u003"></legend></form>

  • <nav id="2u003"><listing id="2u003"></listing></nav>
    <form id="2u003"></form>

    湖北:推進農機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來源/作者: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  陳鵬宇日期:2021-08-27【字體: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為推動農機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和發展重點,提出了加快轉型升級的路徑措施。

    一、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機化的高質量發展

    農業機械化是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過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和社會進步的體現,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地位重要作用巨大。

    ——農機化是“產業興旺”的重要基礎。農業機械裝備能夠突破人畜力所不能承擔的農業生產規模限制,并通過機械作業實現人工所不能達到的現代農藝要求,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推動農業生產標準化、規?;彤a業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同時,農機化也能帶動鄉村相關產業的發展,如農機作業服務、油料供應、維修和銷售等,增加農業增值收益,提供農村就業機會。

    ——農機化是“生態宜居”的重要手段。機械化精準施肥施藥、秸稈綜合利用、畜禽養殖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裝備和技術,不僅有利于減少農業資源投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而且能大幅提高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有效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農機化是“鄉風文明”的重要體現。農機化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改變了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狀況,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從事科學、文化和其它方面的活動,分享現代文明的成果。同時,還可以吸引高素質人才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壯大職業農民隊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農機化是“治理有效”的重要推手。發展農機化能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經濟、參與社會生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優化農村組織結構和功能,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農民組織化水平,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和凝聚力,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能力,促進鄉村治理有效。

    ——農機化是“生活富?!钡闹匾U?。發展農機化能助推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規模生產效益,節省勞動時間,節約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增加生產經營性收入;同時,把農村富裕勞動力解放出來,使其向二三產業和城鎮轉移,增加工資性收入。

    二、湖北農機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省農機化曾在全國創下多個第一!1966年,國務院在新洲召開第一次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周恩來總理出席會議并作總結講話。2019年3月,國務院在襄陽召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工作會議。李克強總理對會議作出批示,胡春華副總理出席會議并講話。同時,中國第一臺手扶拖拉機、第一臺機耕船、第一臺插秧機均誕生在湖北!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農機化發展進入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農機化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到71.3%,農業生產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農機化已滲入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融入到農業產業鏈條的廣泛領域,深刻影響農業生產、鄉村治理和農民生活方方面。

    ——農機化支撐了鄉村產業發展。農機化在農業生產多個環節有增產效果,增產幅度一般在1%~15%之間。水稻播栽和收獲兩個環節實行機械化生產每畝可節約成本110元,油菜機播同人工相比每畝增產19.7公斤,農機深松可使小麥增產9%左右。同時,農機化的快速推進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必要條件,提升了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規?;?,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此外,農機社會化服務也是農村非常重要的富民產業。2020年,全省農機作業服務收入達257億元,與全省林業總產值不相上下。

    ——農機化促進了鄉村環境改善。通過推廣秸稈還田離田、保護性耕作、農機深松整地、精量播種、精準施藥、水肥一體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高效農機裝備與技術,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能差以及難以修復的老舊機械,綠色生態農機化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率超過81%,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機械施肥可節省化肥30%-50%,高效植??晒澥∞r藥30%-40%。農機化在助力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方面成效顯著。

    ——農機化助推了鄉風文明建設?!笆濉币詠?,全省累計培訓各類農機從業人員300多萬人次,為現代農業建設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建設大軍,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正是有這樣一支人才隊伍,推動了農業新技術新機具新模式的加快普及,使廣大農民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駝背幾千年”的生活方式,共享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農機化改善了鄉村組織結構。截至2020年底,全省農機服務組織超過8000家,農機合作社突破2900家、從業人員逾14萬人,年承擔農機作業任務3300多萬畝,服務的規模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成為荊楚農民種田的“主力軍”,有效緩解了青壯年勞動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關專家研究表明,2003-2012年10年間,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替代了389萬農業勞動力的投入,農機化是解決“誰來種田難題”的“武器”、提升農業競爭力的“神器”日益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共識。

    ——農機化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農機化一方面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增加了農民受益,另一方面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其他產業轉移,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農機制造、流通、維修、作業服務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2017年,華中農業大學開展的調研表明,農機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70.27元。按湖北農機作業水平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計算,農機化每年促進湖北農民增收超過108億元。

    三、湖北農機化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從發展階段劃分,我省農機化已處于中級階段后期,并正向高級階段轉型升級,但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相比、與廣大農民的期待相比、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和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

    ——農機化支撐鄉村產業發展力度不夠。一是農機裝備制造能力不強。我省是農機使用大省,但不是農機制造大省,裝備制造業發展滯后,工業總產值僅占全國1%左右。農機市場被外省壟斷。二是支撐涉農各產業力度不夠。作物之間、環節之間、產業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品種選育、栽培制度、種養方式、產后加工與機械化發展不協調,機械化支撐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發揮不夠。三是農機服務產業發展不充分。農機原值在20萬元以下的合作社仍占多數,農機作業邊際效益日益遞減,社會化服務質量效益不高。

    ——服務鄉村綠色發展參與度不高。一是農機裝備結構與布局不優。動力機械多、配套機具少,小型機具多、大型機具少,落后老機具多、急需新產品少,傳統裝備多、現代名牌少,作業能耗高、維修費用高,作業效率低、年利用率低,作業質量不穩定和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不穩定等“四多四少兩高兩低兩不穩定”問題,農機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任務繁重。二是農機化在農村綠色發展中的參與度不夠。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尚有較大提升空間,機械化在服務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方面的潛力還有待挖掘,在推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剛剛起步,農機化在服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參與度不夠。

    ——助推鄉風文明建設作用發揮不夠。一是農機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培訓機構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培訓手段落后,針對性不強。二是農機化人才數量不足、結構欠佳、補給渠道不暢,尤其是熟練機手和高素質人才緊缺。三是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普及度不夠。很多農機人員觀念滯后、手段落后,難以勝任新時期農機推廣工作的新要求,難以在鄉風文明建設中持續發揮引領作用。

    ——推進鄉村有效治理服務能力不足。一是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鶎愚r機推廣機構網破、線斷、人散的困局尚未得到根本改觀,農機質量監督、安全監理、教育培訓、信息宣傳等公共服務能力不足。二是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農機合作社規模小、檔次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機維修網點不健全,服務手段落后;農機流通體系不健全。

    ——助力農民增收持續致富渠道不暢。一是農機品種、質量和作業項目不適應農業結構調整多樣化需求,影響農業生產率水平提高,影響農民增收致富。二是購買農業機械投資較大,成本回收周期長,作業成本持續攀升、效益不高,農民依靠提供作業服務增收困難。三是基礎設施落后不利于機械化作業。湖北“七山一水兩分田”,田塊小、分散經營,大型先進農業機械難有用武之地,難以實現規?;洜I,發揮規模效益。

    四、多措并舉推動農機化轉型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都是追夢人。新時代夢想者的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2018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為新時代農機化發展賦予新的歷史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提供了發展的根本遵循。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省農機化工作就是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滿足億萬農民對機械化生產的需要為目標,努力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同時實現農機夢!使農機化為強國富民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服務農業“十百千萬”工程為重點,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胸懷“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圍繞優質稻米、生豬、特色淡水產品(小龍蝦)、蔬菜(食用菌、蓮)、家禽及蛋制品、茶葉、現代種業、菜籽油、柑橘、道地藥材等10大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推動機械化與種養制度模式、智能信息技術、農業經營方式、農田建設標準相融合相適應,加快推動農機化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全過程發展,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延伸,由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擴展,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機械化支撐。同時,助力打造500億元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產業,助力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以推廣綠色高效新機具新技術為關鍵,助力鄉村生態宜居。在補貼機具分類分檔、農機新產品試點等方面突出綠色生態導向,擴大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促進農機裝備由低檔次向高性能,由單項作業機具向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轉變,推動農機裝備均衡協調發展。加強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離田、精量播種、精準施藥、高效施肥、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殘膜回收利用、飼草料高效收獲加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高效農機裝備與技術的推廣力度,通過機械化手段進一步挖掘節種節肥節藥節水潛力,全力服務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行動。調整優化農機裝備結構與布局,加快淘汰老舊農機裝備,促進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

    ——以培養“一懂兩愛三過硬”為目標,繁榮興盛鄉村文化。加快構建以高等院校為依托,農機類技工學校和縣級農機培訓機構為骨干,生產企業崗位培訓為補充的農機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培訓機構條件能力建設,改善培訓條件,優化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能力。引導社會資本和職業教育資源發展農機職業教育,推動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優勢農機企業與學校共建共享工程創新基地、實踐基地、實訓基地。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等政策,大力培養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領軍人才和農機操作、維修等實用技能型人才,多途徑打造“一懂兩愛三過硬”的一線農機干部隊伍,使農機從業者成為鄉風文明的忠實踐行者和農村致富的帶頭人。

    ——以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為保障,夯實鄉村治理基礎。深入推進農機化管理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農機公共服務能力;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爭取每個鄉鎮都建設1個有規模上檔次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全合作社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鏈接機制,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化水平,夯實農機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

    ——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效益為核心,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發展農機化與鄉村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產業調整到哪里,機械化就推進到哪里,使機械化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持。發展農機化與“五園一區”建設結合起來。將農機化的優勢兵力集中在“五園一區”,率先在“五園一區”實現機械化,發揮機械化在提高特色優勢產業質量效益與國際競爭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發展農機化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結合起來。發揮機械化在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推進農業產業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發展農機化與“四化”同步推進結合起來,促進機械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互動。發展農機化將“有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場”結合起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兩個積極性推動農機化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


    添加人:曾鳴 內容審核:朗月
    歡迎分享,轉載請保留出處及作者。 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與監理網(http://came.net.cn/)。 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中國農機推廣網」,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信息推送。
    日本自慰网站
    <legend id="2u003"><object id="2u003"></object></legend>
    <button id="2u003"></button>
  • <sub id="2u003"><table id="2u003"></table></sub>

  • <samp id="2u003"></samp>
    <form id="2u003"><legend id="2u003"></legend></form>

  • <nav id="2u003"><listing id="2u003"></listing></nav>
    <form id="2u003"></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