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2u003"><object id="2u003"></object></legend>
<button id="2u003"></button>
  • <sub id="2u003"><table id="2u003"></table></sub>

  • <samp id="2u003"></samp>
    <form id="2u003"><legend id="2u003"></legend></form>

  • <nav id="2u003"><listing id="2u003"></listing></nav>
    <form id="2u003"></form>

    水稻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


    來源/作者: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專家指導組   日期:2022-06-02【字體: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20225月修訂) 

      本技術指導意見適用于聯合收割機、分段式割曬機的水稻收獲作業。在一定區域內,水稻品種及種植模式應盡量規范一致,作物生長及田塊條件適于機械化收獲。機手應提前檢查調試好機具,確定適宜收獲期,嚴格按照作業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減少收獲環節損失。 

      一、作業前準備 

      作業前要保持機具良好工作狀態,預防和減少作業故障,提高作業質量和效率。 

      (一)機具檢查 

      作業季節開始前要依據產品使用說明書對聯合收割機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與保養,確保機具在整個收獲期能正常工作。檢查清理散熱器,將散熱器上的草屑、灰塵清理干凈,防止散熱器堵塞,引起發動機過熱,水箱溫度過高,應在每個工作班次間隙及時清理。檢查空氣濾清器,每班次前檢查空氣濾清器濾網堵塞情況,做必要清理。檢查割臺、輸送帶及傳動軸等運動及連接部分的緊固件和連接件,防止松動。檢查各潤滑油、冷卻液是否需要補充。檢查各運轉部件及升降系統是否工作正常。檢查和調整各傳動皮帶的張緊度,防止作業時皮帶過度張緊或過松打滑。檢查攪龍箱體、糧倉連接部、振動篩周邊等密封性,防止連接部間隙增大或密封條破損導致漏糧。檢查脫粒齒、凹板篩是否過度磨損。 

      (二)試割 

      正式開始作業前要進行試割。試割作業行進長度以30米左右為宜,根據作物、田塊的條件確定適合的作業速度,對照作業質量標準仔細檢測試割效果(損失率、含雜率和破碎率),并以此為依據對相應部件(如風機進風口開度、振動篩篩片角度、脫粒間隙、撥禾輪位置、半喂入收割機的喂入深淺、全喂入收割機的收割高度等)位置及參數進行調整。調整后再進行試割并檢測,直至達到質量標準為止。作物品種、田塊條件有變化時要重新試割和調試機具。 

      二、確定適宜收獲期 

      準確判斷確定適宜收獲期,防止過早或過遲收獲造成脫粒清選損失或割臺損失增加。針對不同田塊大小、軟硬程度、倒伏情況選擇合適的收獲機型和方式。選擇晴好天氣,及時收割。 

      (一)根據水稻生長特征判斷確定 

      水稻的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較為適宜收獲,此時稻谷籽粒含水量15%28%。一般認為,谷殼變黃、籽粒變硬、水分適宜、不易破碎時標志著水稻進入完熟期。水稻分段式割曬機作業一般適宜在蠟熟期進行。 

      (二)根據稻穗外部形態判斷確定 

      一般來說,水稻穗部90%以上籽粒谷殼及穗軸、枝梗轉黃、谷粒變硬時即可進行收獲。不同類型品種,其稻穗籽粒落粒性不同,秈稻比粳稻更容易落粒。落粒性強的品種可以適當早收,不易落粒的品種可以適當晚收。在易發生自然災害或復種指數較高的地區,為搶時間,可提前至九成熟時開始收獲。 

      (三)根據生長時間判斷確定 

      一般南方早秈稻適宜收獲期為齊穗后25—30天,中秈稻為齊穗后30—35天,晚秈稻為齊穗后35—40天,中晚粳稻為齊穗后40—45天;北方單季稻區齊穗后45—50天收獲。 

      三、機收作業質量要求和測定方法 

      (一)作業質量標準 

      機收作業質量應符合NY/T498-2013《水稻聯合收割機 作業質量》標準要求。 

      (二)簡易測定法 

      推薦“半米幅寬法”和“巴掌法”。選擇自然落粒少的田塊,在收割機穩定作業區域,往返兩個行程內隨機選取兩個取樣區,收集區域內掉落地上的籽粒個數,根據當地的稻谷千粒重(或落地籽粒稱重)和平均畝產量估算平均損失率。 

      1.半米幅寬法。取樣區為沿著收割機前進方向長度為0.5米,寬為聯合收割機工作幅寬,按照公式(1)計算取樣區的損失率。 

    1 

      式中:Si—第i個取樣區損失率,單位為%;Wi—為第i個取樣區落地籽粒質量,單位為克;M—收割機工作幅寬,單位為米;L—水稻畝產量,單位為公斤/畝。 

      如果沒有稱重條件,可以用往年稻谷千粒重估算落地籽粒質量。以稻谷千粒重25克、畝產量500kg公斤,工作幅寬為2米的收割機為例,按照全喂入收割機標準損失率≤3.5%,“半米幅寬法”一個取樣區域內落地籽粒應不超過1050粒。不同水稻品種按千粒重、畝產量以及收割機工作幅寬確定落地籽粒判定標準粒數。 

      2.巴掌法。用成人的手掌劃定取樣區域,面積按0.02平米計,按照公式(2)計算取樣區的損失率。 

    2 

      式中:Ni—第i個取樣區籽粒數量,單位為個;G—該地塊往年稻谷千粒重,單位為克。 

      以稻谷千粒重25克、畝產量500公斤為例,按照全喂入收割機標準損失率≤3.5%,“巴掌法”一個取樣區域內落地籽粒應不超過21粒。不同水稻品種按千粒重和畝產量確定落地籽粒判定標準粒數。 

      四、減少機收環節損失的措施 

      作業前要實地察看作業田塊土地、種植品種、生長高度、植株倒伏、作物產量等情況,預調好機具狀態。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作業質量要求,隨時查看作業效果,如遇損失變多等情況要及時調整機具參數,使機具保持良好狀態,保證收獲作業低損、高效。 

      (一)選擇適用機型 

      水稻生長高度為65110厘米、穗幅差≤25厘米,或者收割難脫粒品種(脫粒強度大于180克)時,建議選用半喂入式聯合收割機。收割易脫粒品種(脫粒強度小于100克)或高留茬收獲時,建議使用全喂入收割機。作物高度超出110厘米時,可以適當增加割茬高度,半喂入聯合收割機要適當調淺脫粒喂入深度。 

      (二)檢查作業田塊 

      檢查去除田里木樁、石塊等硬雜物,了解田塊的泥腳情況,對可能造成陷車或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標識,以保證安全作業。查看田埂情況,如果田埂過高,應用人工在右角割出(割幅)×(機器長度)的空地,或在田塊兩端的田埂開1.2倍割幅的缺口,便于收割機順利下田。 

      (三)正確開出割道 

      從易于收割機下田的一角開始,沿著田埂割出一個割幅,割到頭后倒退5—8米,然后斜著割出第二個割幅,割到頭后再倒退5—8米,斜著割出第三個割幅;用同樣的方法開出橫向方向的割道。規劃較整齊的田塊,可以把幾塊田連接起來開好割道,割出三行寬的割道后再分區收割,提高收割效率。收割過程中機器保持直線行走,避免邊割邊轉彎,壓倒部分谷物造成漏割,增加損失。 

      (四)合理確定行走路線 

      行走路線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種:1.四邊收割法。對于長和寬相近、面積較大的田塊,開出割道后,收割一個割幅到割區頭,升起割臺,沿割道前進5—8米后,邊倒車邊向右轉彎,使機器橫過90度,當割臺剛好對正割區后,停車,掛上前進擋,放下割臺,再繼續收割,直到將谷物收完。2.梭形雙向收割法。對于長寬相差較大、面積較小的田塊,沿田塊兩頭開出的割道,長方向割到割區頭,不用倒車,繼續前進,左轉彎繞到割區另一邊進行收割。3.分塊收割法??紤]集糧倉容積,根據作物產量,估算籽粒充滿集糧倉所需的作業長度規劃收割路徑,針對較大田塊,收割至田塊的適當位置,左轉收割穿過田塊,把一塊田分幾塊進行收割。 

      (五)選擇作業速度 

      作業過程中(包括收割作業開始前1分鐘、結束后2分鐘)應盡量保持發動機在額定轉速下運轉,地頭作業轉彎時,應適當降低作業速度,防止清選篩面上的物料甩向一側造成清選損失,保證收獲質量。當作物產量超過600公斤/畝時,應降低作業速度,全喂入聯合收割機還應適當增加割茬高度并減小收割幅寬。若田間雜草太多,應考慮放慢收割機作業速度,減少喂入量,防止喂入量過大導致作業損失率和谷物含雜率過高等情況。 

      (六)收割潮濕水稻及濕田作業 

      在季節性搶收時,如遇到潮濕作物較多的情況,應經常檢查凹板篩、清選篩是否堵塞,注意及時清理。有露水時,要等到露水消退后再進行作業。在進行濕田收割前,務必仔細確認作物狀態(倒伏角的大?。┖吞飰K狀態(泥濘程度),收割過程中如遇到收割機打滑、下沉、傾斜等情況時,應降低作業速度,不急轉彎,不在同一位置轉彎,避免急進、急退,盡量減輕收割機的重量(及時排除糧倉內的谷粒)。若在較為泥濘的濕田中收割倒伏作物或潮濕作物時,容易造成割臺、凹板篩和振動篩的堵塞,因此需低速、少量依次收割,并及時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稈屑及泥土。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更換半履帶,以適應泥濘田塊正常收獲作業。 

      (七)收割倒伏水稻 

      收割倒伏水稻時,可通過安裝“扶倒器”和“防倒伏彈齒”裝置,盡量減少倒伏水稻收獲損失,收割倒伏水稻時放慢作業速度,原則上倒伏角小于45度時收割作業不受影響;倒伏角45—60度時撥禾輪位置前移、調整彈齒角度后傾;在倒伏角大于60度時,使用全喂入聯合收割機逆向收割,撥禾輪位置前移且轉速調至最低,調整彈齒角度后傾。 

      (八)收割過熟水稻 

      水稻完全成熟后,谷粒由黃變白,枝梗和谷粒都變干,特別是經過霜凍之后,晴天大風高溫,穗莖和枝梗易折斷,這時收獲需注意:盡量降低留茬高度,一般在10—15厘米,但要防止切割器“入泥吃土”,并且嚴禁半喂入收獲,以減少切穗、漏穗。 

      (九)分段收獲 

      使用分段式割曬機作業時,要鋪放整齊、不塌鋪、不散鋪,穗頭不著地,防止干濕交替,增加水稻驚紋粒,降低品質。撿拾作業時,最佳作業期在水稻割后晾曬35天,稻谷水分降至14%左右時,要求不壓鋪、不丟穗、撿拾干凈。 

      (十)規范作業操作 

      作業時應根據作物品種、高度、產量、成熟程度及秸稈含水率等情況來選擇前進擋位,用作業速度、割茬高度及割幅寬度來調整喂入量,使機器在額定負荷下工作,盡量降低夾帶損失,避免發生堵塞故障。要經常檢查凹板篩和清選篩的篩面,防止被泥土或潮濕物堵死造成糧食損失,如有堵塞要及時清理。收割作業結束后糧箱存糧,要及時卸凈。 

      (十一)在線監測 

      提升裝備智能化水平,可在小麥聯合收割機上裝配損失率、含雜率、破碎率在線監測裝置。機手根據在線監測裝置提示的相關指標、曲線,適時調整作業速度、喂入量、留茬高度等作業狀態參數,得到并保持損失率、含雜率、破碎率較理想的作業狀態。 

      五、培訓與監督 

      (一)開展收獲技術培訓 

      機手、種植戶和從事收獲質量監督的鄉鎮農機管理人員應經過培訓,掌握水稻品種、籽粒含水率、種植模式、收割地形等方面的知識,掌握聯合收割機的正確使用、維護保養知識以及作業質量標準要求。 

      (二)加強作業質量監督 

      鼓勵種植戶與機手簽訂收獲作業損失協議,農機管理人員可通過巡回檢查監督作業損失等情況,并在損失偏大或出現其他不合乎要求情形時,要求機手對聯合收割機進行調整,仍不合要求的,應及時更換故障部件或整機。 

        


    添加人:朗月 內容審核:朗月
    歡迎分享,轉載請保留出處及作者。 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與監理網(http://came.net.cn/)。 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中國農機推廣網」,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信息推送。
    日本自慰网站
    <legend id="2u003"><object id="2u003"></object></legend>
    <button id="2u003"></button>
  • <sub id="2u003"><table id="2u003"></table></sub>

  • <samp id="2u003"></samp>
    <form id="2u003"><legend id="2u003"></legend></form>

  • <nav id="2u003"><listing id="2u003"></listing></nav>
    <form id="2u003"></form>